今天,我们来聊聊“反内耗”这个话题。
前言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经常抱怨吐槽,下决心要改变提升,却又担心浪费时间和精力。工作稍有不顺,就彻夜难眠,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质疑自我的能力。另一半出差,没有像往常一样汇报行程和分享信息,就忍不住胡思乱想。向朋友倾诉,一旦没有收到她的及时安慰,就开始怀疑两个人的关系是不是疏远了。
其实上面这些行为都会让人不知不觉陷入内耗的陷阱中。它用一个高频词来表达就是:心累。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疲惫感,源自长期将心理能量浪费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从而引起精神倦怠。
那怎么样才能反内耗,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导权呢?杨鸣的《从内耗到心流》一书给出了答案:只有对抗精神熵(shang),作人生的减法,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原来头脑做的一些无用功跟精神熵有关
“熵”是一种以无序衡量物质世界混沌和有序的物理量。以收拾房间举例,如果你不整理,房间就会变乱,那么“熵”就是这个变乱。而人的内心就像一个房间,不打扫,灰尘越积越多,就会给人一种混沌不清的感觉,而这,就是熵增;反过来,房间经常清理,越变越干净,那么内心就会感到安定有序,就叫熵减。
紊乱的心理系统会让人自身的心理能量走向消减,那么人的注意力便会转移到错误的方向,最终无法为目标做出有效的努力。从而导致无序的情况越来越多,内耗愈发严重。
而内耗的根源又是精神熵。精神熵也被称为心熵,就是人们因为接触的资讯太多导致意识中的目标和结构受到威胁,使内心秩序混乱不堪的状态。因而内耗又是熵增的最高表现形态,所以反内耗的本质就是反熵增。
在解决这个问题前,先来看精神内耗者的几个典型的表现:
先来看第一个,完美主义和强迫倾向。总对自己期待过高,要求细节完美,导致要么过度行动,或者迟迟不行动。比如,当下决心学习一个新事物,不是因为觉得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太多不愿意去学,就是因为想要学得更好强迫自己反复地学,注意力被这一领域所占据,无法转移到其他地方,导致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而将焦点放在不可控的结果上,也会越来越迷茫和自我局限。譬如,你因为压力大和晋升空间小想换一份工作,又担心辞职后找不到更好的去处,于是选择继续忍受压抑的环境,麻痹自己,依旧在不如意的工作岗位得过且过。这种因为过度关注不确定的事,消耗自己,影响工作和发展的现象通常被称为“焦虑效应”。
再来看第三个表现,高敏感,低自尊。经常过度在意他人言行,认为与自己有关,陷入到猜疑中又不敢当面确认。例如,同事之间说悄悄话,看你走近后立马停止交谈,你会忍不住想她们是不是在背后议论你,但你不确定又不好意思直接求证。这种猜疑在心上挥之不去,不仅不利于工作,还影响心情。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内耗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美国杂志《福布斯》曾经引用数据表明,现代人一天平均有7万个想法从脑海中闪过。如果你一贯纠结于各种想法,只会增加精神内耗。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只有100%的能量,80%都在自我内耗的话,行动力自然减弱。这样不仅你的工作会受到影响,身体和心理上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还可能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如何反内耗,重获人生主导权
那如何才能反内耗,重获人生的掌控权呢?以下两点做法对你或许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要为自己建立一个心灵的新陈代谢系统,即认知熵减,从而让自身的内部体系更有规律性。这个系统的建立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先将自己重塑成一个能吸收能量的开放系统。所谓的开放系统,就是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远离平衡状态。比如互联网能够处理来自全球各地的大量数据和信息,并将其交流和共享,还能不断适应新的技术和需求,以保持其运行和协作。
应用到人们的认知,就是你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多与他人交流、接纳不同的意见、多角度思考,从而做到思维保持开放、意识上远离平衡状态、行动上保证非线性成长,也就是不断提高认识,最后用一个微小的变化实现巨大的突变,使心智更加成熟稳定。当认知符合这三个条件后,熵减便自动运行了。
开放系统建立后,为其主动做功。即通过消耗自身的动能或资源向外界输出能量,排出信息高度混乱无序的高熵垃圾,将像死水一样的意识平衡状态搅动成活水,则是系统建立的第二部分。如果把认知结构看成是晋升,那主动做功就是在做开源、节流、增效三项努力。通俗说就是抱大腿、提高效率,做有质量的工作。
开源就是清理低质量的信息流,获取高质量的信息流。比如,取消关注没营养的公众号,订阅有深度的公众号,用视频课程代替偶像剧,拒绝无效社交,和优秀的前辈交流等。节流就是从内心排出高熵,即减少乱七八糟的想法和情绪,只往一处想,确保大脑能保持运转效率。
增效就是为行动分配能量,通过分配时间和注意力,提高整个系统的做功效率,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价值的事情上,如阅读教科书、研究成功项目、参加培训等。把握这三个环节,便能把认知盘活,建立开放系统。从而形成新的心灵新陈代谢体系,新的系统产生,你就不容易掉入内耗的圈套。
其次,我们要实践熵减,做轻装上阵的行动派。践行熵减之前,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核心目标,也就是为自己找到一个能持久吸引自己注意力的活动。这个活动最好建立在自己喜欢做的基础上,而且必须是主动式的,不占据工作时间的,例如,研读专业书籍,报名学习专业领域的权威课程等。
准备好以后,你要洞察自己的优势特质和动机。就是审视自身的天性价值观,确立自己觉得值得的东西。你可以列出五个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人生价值要素,来明确自己的价值动机是内源性的,还是外源性的,或是模糊性的。洞察完以后,选出值得投入认知能量的事情,化繁为简,确定成长方向。
明确方向后,定义你的行动目标。清楚它的意义和执行计划,让行动目标从模糊到清晰。目标越清楚,内心越明晰,思维也就越透彻。这样就能尽快诊断出阻碍你行动的因素,提炼出关键行动。
在这个内卷的时代,我们有太多的欲望,但却无法给予相应的行动,各种噪声在我们的意识里肆意游走,不断制造精神熵。对抗熵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走出舒适圈,做一次从思维到行动的熵减实践,给自己的人生做适当的减法。减少内耗,做自己人生的掌控者。
总结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1.心累到极点的感觉就是内耗。内耗是熵增的最高形态。精神熵是内耗的根源。
2.对抗精神熵,是人一生的修行课。认知熵减,践行熵减,给人生做减法才能减少内耗。
在线看完整版,到微¥信%&工……种号%【供图】&【或者搜索:gongtugongtu】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