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将你的知识硬盘扩 容一点点。大家好!欢迎来到有书《会员内参》。

昨天我们讲了如何找出隐藏在行为中的完美主义,今天我们聊聊“怎样克服完美主义”。

前言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领导让写一份报告,却苦于没有想到好的开头而难以下笔。常常对同事的粗心大意很难忍受,看到他们犯错就总想挑剔一番。如果这样的情况在你的身上发生过,就说明你已经有完美主义了。

在前两天的学习中,我们分别讲述了如何识破完美主义的“心结”,怎样把隐藏在行为中的完美主义暴露出来,从而更好地分析原因、做出改变,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如何克服完美主义。

为什么完美主义很难克服?

其实,想要克服完美主义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你也许听人说过:“我可真是个完美主义者啊。”话语之中,是不是还能感觉到说话的人有一些骄傲?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积极的”缺点。

在完美主义者的认知里,都以“凡事做到最好”为初衷。有的人对环境有要求,他认为不去健身房就不算是锻炼。有的人对质量有要求,家里有一点杂乱他都难以忍受。有的人对数量有要求,如果一个月没有读完10本书,他就觉得还不够努力。

他们对自己有严格的标准,也非常自律,所以完美主义者大多是责任感、使命感很强的人。他们为人严谨,负责的工作很少出现纰漏,深得上司及同事的信赖。

面对他人的肯定,以及自己积累下来的工作成绩,即使已经备受追求完美带来的痛苦,他们可能也很难改变。一想到自己的标准要降低,他们会怕辜负他人的期望,心理上就很难跨过这道坎。

另一方面,完美主义的形成,很大程度跟童年接受的教育方式有关。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可以看出,童年的认知对人格的塑造非常重要,将影响人的一生。

小时候,我们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听从父母的教导来学习。不过,有些父母对孩子非常严格,又不注重思想上的疏导,就造成了孩子畏惧父母的权威,把父母的严苛标准作为自己行动的“第一准则”。比如,数学要考到100分,受伤的时候不能哭等等。

长大以后,这些严苛的标准就成为了内心的批判者,当我们的表现达不到要求时,它们就会跳出来指出问题,让我们深陷自责的泥沼。然而,追求完美的思维在我们的认知中已经存在了许多年,已经形成了一套为人处世的观念,所以长大以后想要改变就比较困难。

总之,完美主义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弊端也非常明显,它会让人思维受限,一昧追求高标准,却忽略了自身能力或客观条件的局限性。当完美主义者遭受“不完美”的滑铁卢时,他们会不断地懊悔、自责,如果调节不当,严重的则会抑郁,甚至是患上精神疾病。

三步教我们克服完美主义

要知道,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追求完美的想法,但区别在于事情已经不完美了,我们要怎么看待它。有的人能坦然接纳,给自己提个醒,下次注意就好,而有的人则是不停地悔恨自己粗心,让这么一个小细节导致了整体的失败。

所以,想要克服完美主义,首先我们要在认知上转变,学会接纳不完美的结果。

在知乎上看到过一条破除完美主义的心法,那就是“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值得第一次就做砸”。意思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不可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人也是有优点就必然有缺点。那么,我们在做一件事,或是结识一个人之前,就要做好他们有可能会低于预期的思想准备。

其实,完美主义者害怕的不一定是失败本身,而是失败带来的尴尬和恐惧。那么,我们只要通过行动来减少这些负面情绪,就能避免完美主义作怪。我们可以采用结果导向法,用笔和纸把可能导致不完美的因素倒推出来,再逐一思考对策。

比如要写一篇很紧急的报告,我们可以从开头、结尾、逻辑、素材等影响报告质量的因素着手,采取借鉴写法、思维导图理顺逻辑、找其他部门进一步收集素材等方式来应对。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这么短时间写出来的报告不一定能非常契合上司的想法,但是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努力,就算最终真的反馈一般,也不至于太难过。

我们掌握了克服完美主义的心法,接下来就是立即行动,这第二步就是制定清晰的计划,提高做事的成功率。有的人喜欢“超前焦虑”,因为太想要达成理想的结果,但又害怕自己实现不了导致拖延。那么,一个高效的推进计划就必不可少了。

我们可以把目标细分到不同的方面,然后再制定具体的措施,设置时间限制和期望的效果。比如领导让负责一个项目,那我们可以从项目立项、招标、评审、合同、实施等多个环节来制定计划,措施越具体,可操作性越强,完成工作的信心也就更加坚定,不会因为细节上的疏忽使自己手忙脚乱。

最后一步,采取“正向诠释”的办法给自己加油鼓劲。完美主义还有个特征就是过度关注缺点。要是我们总盯着一个人的缺点看,就会对他的印象越来越差,总想着自己的过失,就会慢慢变得不自信。

譬如,你害怕在人多的场合发言,越紧张越容易说错。这时,你不要责备自己胆小、嘴笨,可以给一些积极的暗示:“因为我太想要表现得更好,所以思维有些跳跃,只要慢下来就行了。”还可以通过一些小举动来缓解紧张的情绪,比如深呼吸,或者握住一支笔来分散压力,都是不错的办法,辅助我们的正向思维发挥作用。

总的来说,完美主义看起来是在追求完美,实际上常常让人在失意中踌躇不前。希望我们能克服完美主义的不利影响,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放大自己的优势、实现自我超越上,即使不完美也能活得洒脱富足。

总结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1 完美主义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积极的”缺点,因为完美主义者大多是责任感、使命感比较强的人,让人值得信赖。完美主义还与童年经历有关,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自己为人处世的观念,因此,克服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想要克服完美主义,首先要从认知上转变,降低自己对事物的预期,然后通过制定推进计划来提高效率,确保目标尽可能实现,最后就是运用“正向诠释”的方法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帮助我们克服完美主义带来的压力。


下载提示

后期增加直接搜索下载的提示

在线看完整版,到微¥信%&工……种号%【供图】&【或者搜索:gongtugongtu】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本图片搜集自网络,如果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