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了“利用肢体语言提升拒绝力”,今天,我们来聊聊“如何建立界限感”这个话题。

前言

曾经有篇热文,说的是“中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界限感”。

同事之间超越界线,就难以有效协作和沟通,产生各种各样的纠纷和矛盾;朋友间没有了分寸感,所以肆意窥探你的隐私;亲戚之间欠缺边界感,引来对方随意借钱不还和频繁干涉你的生活。

为什么一个人总是允许别人频频越界呢?是因为你在他人心中没有明确的界限。没有界限感的人生,我们就无法建立健康的社交关系,也很难掌控自己的精力和生活。

我们都渴望有边界感的生活,但却困难重重。今天给你分享3个方法,助你建立界限感,掌控你的社交关系。

设定心理界限,不做“无边界之人”

先说第一个,设定心理界限,不做“无边界之人”。

什么是心理界限呢?简单来说,它是你在思想、情感、行为方面设定的一种边界,它可以让你清楚地知道,哪些领域是别人不能侵犯的,有了这个界限,在面对他人的要求时,你就知道该不该拒绝了。

比如,你是办公室职员,有一天,同事没有经过你允许就翻看你办公桌上的文件,这时你就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她,办公桌是私人区域,不希望她随意翻阅资料。

这样,既向他人明确了你的边界,又保护了自己的隐私。

听到这,你是不是有点好奇,要如何设置心理限度呢?有两个简单的技巧你可以尝试一下:

一方面,列出界限清单,尝试对过界行为说“不”。根据每天的经历,列出你不想让别人对你做的事3件或者5件都可以。

例如,你不想任何人没经过你的同意,擅自使用你的私人物品,好比说电脑、手机;你不喜欢别人询问你的隐私,无论是情感方面还是财务方面;你不希望打电话的时候有人插嘴或者在交谈中无视你的;你也不乐意别人借钱不还;以此类推。

如果你不太清楚要写什么,可以试着回想一下哪些事情让你很生气,只是自己没有明说;你对哪些标准感到不屑,只不过不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事情,就是下一次你要拒绝他人的地方。

另一方面,做好课题分离,分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

课题分离由心理学家“阿勒德”提出,它的核心是分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从而建立合理的界线。

譬如,你是一位成本控制员,有一天,人力资源主管把招聘的工作也安排给你,这时你就可以说:“我的本职工作是分析成本和监控支出,如果贸然插手招聘事宜,很难为公司招揽优秀人才,还望主管指派更合适的人选。”

只专注自己的分内之事,避免他人对你干涉过多,向别人明晰你的边界。所以,表明自己的需求, 立定清晰的边界,是建立良性人际关系的重要一步。

设置原则底线,不向人情妥协

我们再看第二个方法,就是要设置自己的原则底线,不向人情妥协。

心理学上有一个“破窗效应”,意思是如果一个地方有窗户被破坏了,又不及时修复,那么其他人就会认为这个地方没有秩序和价值,就会产生效仿行为,也会不维护它甚至破坏它。

放在职场中也是一样,如果我们不设立明确的原则和底线,容忍一些不规范或者不道德的行为,那其他人也会模仿,从而严重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那我们要如何设置自己的原则底线呢?你可以试一下这几个步骤:

首先,确定工作标准。比如说,你有一个团队成员,她是你的朋友,可她最近工作常常拖延,交付的成果也不符合要求。你不想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但她已经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质量了。

这时你就需要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标准,而且要把定好的规范在团队内公开,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好比说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出错率低于百分之三等。

接下来,你还需将个人感情和工作分开,与他人进行清晰的沟通。我们继续看上面的例子,如果你这位老朋友再次出现工作延迟,成果不合格的情况。你就和他进行一次深度的沟通,了解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在沟通的过程中,你可以这样向他客观阐述目前的情况:“作为朋友我理解你,也相信你,但身为项目经理我必须从公司的角度出发,当前你的工作已经影响项目进度了,如果继续下去,最终损害的就是整个团队的利益,如果你实在有困难就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冷静的向他分析,讲清楚你的原则,希望相互理解和尊重,将工作与感情分开。

最后,必要时寻求帮助。如果前两个步骤都没有改善当下的情况,为了不影响你们的朋友关系,你还可以寻求同事、上级或者专业人士的支持,让他们辅助你解决困局。譬如说和其他成员商量,调整一下工作内容,把更适合任务分配给她。

总之,把原则和人情混为一谈是职场大忌,将两者分开不仅可以维护公司和客户的利益,还可以建立良性的社交关系。

制定倾听限度,不做“情绪垃圾桶”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很适用,就是制定倾听限度,不做情绪的垃圾桶。

讲到这,我先问一问你,你有做过倾听者吗?

我们都知道倾听是一种很重要的沟通手段,积极的倾听可以助你建立信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但你知道吗?如果一个人没有把握好倾听的分寸,长期承受他人的情绪压力,不仅会导致自身情感的消耗和疲劳,让你越来越焦虑,还会让他人觉得你就是一个无底线的情绪垃圾桶,失去别人对你的尊重,在职场中处于被动地位。

那你可能又要问了,要如何才可以做到既能倾听他人,又不影响自己呢?尝试以下这两个技巧,一定会有收获。

一是,给予反馈,及时解决个人情绪。比如说,你朋友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她跟你抱怨说工资不高还经常加班,也没有加班费,她已经埋怨了快一个小时,你感到有点烦躁。

你就可以采取复述或者简述的方式,向她确定关键点。比方说:“你主要是说公司没有给你加班费,工作强度和福利待遇不匹配吗”。学会在聆听过程中讲话, 防止对方一直吐槽,增加你的情绪压力,从而让自己从抱怨的情绪中抽离出来。

二是要建立情绪自我保护机制。我们继续上面的例子,情绪是有传染力的,当你觉得自己被朋友当作情绪垃圾箱时,你最好暂时脱离谈话,避免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例如:“我很理解你的困境,但是我现在有个非常重要的文件要做,半小时之内必须发给领导,要不我们改天再聊”。

以类似这种方式,把自己从谈话里抽身,避免增加情绪负担。

只有我们的情绪稳定和积极,社交关系才会形成正循环,因为没有人喜欢靠近一个负能量满满的人。而当你建立并守护了自己的界限感时,人际关系会更健康持久。

总结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我们可以设定心理界限,守护自己的领域,当他人侵犯时,果断拒绝。

一个人要正确处理人情和原则的关系,就要建设原则底线,不被人情牵着走。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你还需要设置倾听限度,减轻自身的情绪负担,不做他人的情绪垃圾桶。


下载提示

后期增加直接搜索下载的提示

在线看完整版,到微¥信%&工……种号%【供图】&【或者搜索:gongtugongtu】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本图片搜集自网络,如果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