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聊了“为什么有些人,会把个人价值与商品划等号?”今天就来聊“如何理性消费,避免消费主义陷阱?”。

前言

在知乎中,看到有位网友分享自己一个月不买衣服的故事。她之前是一位很喜欢买东西的人,在电商促销之际,忍不住买买买;平时无聊,看到各类博主的种草,也抑制不住自己的购买欲。

直至后来,这位爱购物的网友读了一本书《古怪的身体》,她一边看一边强烈的自省:“我为什么要对买衣服这件事上瘾,有必要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我吗?”她也决定痛定思痛,当即来一场“一个月不买衣服”的行动。

这期间,她虽然也会遇到自己喜欢的衣服,要不要买的局面,但学会了延迟满足。并且也开始思考,自己之前为什么这么能买?由于思维发生了改变,“一个月不买衣服的行动”轻轻松松坚持了一年。

这位网友的故事告诉我们,大部分人是不需要很多东西的。那为什么还是有很多网友热衷于买买买呢?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们下单呢?在《触发非理性消费》这本书中,心理学博士佘贤君告诉我们:“一个很小的理由也会引发冲动购买,虽然你在99%的情况下是理性的,但剩下1%的冲动已让那99%的谨慎毁于一旦。”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行为失控?以及该如何避免这1%的冲动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理性消费,避免消费主义陷阱?

 

人为什么会进行非理性消费?

金钱、消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人因为控制不住买买买,一边自责一边疯狂剁手,陷入非理性的恶性循环中,无可自拔。那为什么有些人就会不管不顾地买买买呢?

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人总是算不清楚“经济账”,他们真正在意的是“心理账”。

看过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财主十分吝啬,只知道往自己兜里捞钱,却从来舍不得给予。有一天,财主在乘船的时候落水,家丁甲伸出手来搭救,喊到:“东家,把你的手给我”。财主一听要把东西给别人,宁愿自己在水中挣扎,也不愿意伸手。

家丁乙见状,对家丁甲说:“你太不了解咱们东家了!”然后跑过去,伸出手来,冲财主喊到:“东家,我把手给你,快抓住我的手”。财主听后,连忙抓住了家丁乙的手,被救了上来。

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会嘲笑这个财主?但有没有想过,这位财主表现出来的损失规避心理,我们大部分人也会有。什么是“损失规避心理”?所谓的“损失规避心理”是指人们对损失非常敏感,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难以忍受。所以在做决策时,我们会尽量做出减少损失、带来收益的决策。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对“收益”和“损失”的风险承受能力是不对称的,对“损失”的敏感远远超过对“收益”的渴望。

损失规避的心理在生活中很普遍,那是怎么影响我们消费的呢?当我们看到商家放出的买一送多的活动时,这时出于损失规避心理,就会认为,反正已经买了这么多,如果不买多一点,参加这个活动,那我是不是就亏了呢?

于是,我们就会过度消费,买了很多但是自己用不完的情况,或者是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

另一方面是因为价格心理的异动。我们对价格的反应并不取决于理性的计算,而是在购买过程中的心理感受。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商家定价总是喜欢以奇数结尾,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把价格尾数定为奇数时,会给人一种便宜的感觉。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价格尾数错觉。

所以,一些商家经常将商品的价格定为1.9元、19.9元、99元等,而不是将其定为2元、20元或200元。对于99元,我们会觉得,这是属于90多元的价格类别,而对于100元,会觉得,这是属于100多元的价格类别。虽然价格只差了一元,但心理感觉的差异却被放大许多。

我们的生活的质量并不由物品的多少来决定的。学会与消费和平共处,既不强求自己一毛不拔,也不要过度消费,过精简又有质量的人生。

 

如何理性消费,避免消费主义陷阱?

消费的目的是满足需求,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快乐水平的,但是如今,我们被各种各样的广告信息包围着,刺激着我们的感官,不少人掉进了冲动消费的漩涡中,那该如何理性消费,避免消费主义陷阱?以下两点分享给你:

第一点是评估ROI,合理消费。ROI指的是投资回报率,用于衡量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的指标,是判断公司经营活动所使用的资本带来的真实利润高低的指标。

那如何把ROI用到消费中呢?那我们可以留意自己是怎么花费每一分钱的,看看这些物品是否可以为自己带来回报率。如果是放在角落堆灰,那回报率肯定为零,那如果我们把自己买的物品物尽其用,给自己做一餐美食,那就可以有回报率。

那如果把自己做早餐的过程录成视频发到社交网站,被人关注到。这时,我们的收益率就更大了。

我们可以在购买物品的时候,问问自己,这个物品能够带来收益率吗?如果不能,那可以延迟满足,推迟购买的时间,让自我有更多时间进行理性思考,避免冲动消费。如果可以的话,那我们就可以想想,视频该如何拍好看,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何时要拍出一个视频。

这样,即使当时是非理性消费,也能减轻消费主义所带来的财富压力。

第二点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把各种消费分类,按照重要性来决定要不要花钱,要花多少钱。

在你拿到工资之后,要有意识地进行财富管理。那怎么管理呢?我们可以把每个月的工资减去日常支出以及每个月要存的钱,在把剩下的钱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分配。

如果你这个月觉得跟朋友聚餐比较重要,那就把这方面的费用预留出来。在其他方面,如买衣服以及其他的娱乐消费,就可以适当的少一点。

当我们被消费主义裹挟时,就会发现,无论买多少物品,内心依旧会不满足。唯有清晰自己内心的需求,把钱花在刀刃上,才能体会到消费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

总结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1我们为什么会进行非理性消费?那是因为忽略了消费时的心理活动。无论是损失规避的心理还是对价格的错觉,也是在影响着自己在面对消费时的一些决策。

2我们每个人身处社会,是需要的消费的。而想要避免商家的营销策略,我们唯有在购买时,进行三思或延迟满足,降低自己的冲动购买欲。


下载提示

后期增加直接搜索下载的提示

在线看完整版,到微¥信%&工……种号%【供图】&【或者搜索:gongtugongtu】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本图片搜集自网络,如果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