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聊了“感觉自己不够好?是因为大多数人混淆了这一点”,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聊“想要培养自卑复原力,需要实践好这三步”这个话题。
前言
热门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第四季中,原以为实力派姐姐龚琳娜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是一个自信满满的人。却没有想到,她在节目中坦言,自己从小就因容貌而自卑,相貌平庸始终是心里的一个坎,甚至从小不敢穿粉色衣服。
即使在音乐界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也没有抵消龚琳娜的心结。这次来参加《浪姐4》心中也是非常忐忑不安。
昨天我们了解了关于自卑的一些负面影响,那怎样才能克服自卑呢?美国作家、演说家布琳.布朗在《超越自卑》一书说道:“最痛苦的自卑经历通常不是别人对我们失望或做出评价,而是我们给自己施加的处罚。”不过,她还说:“每个人都有培养自卑复原力的能力。”
所谓自卑复原力,就是我们能清楚地察觉出它的存在并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将自卑转化为成长动力的能力。那该如何做呢?我们需要从三个步骤去行动。
了解自卑诱因
每个人自卑的原因都不一样。那么第一步先找到让自己自卑的根源,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重获力量。就是先要弄清卡点在哪里?
作者布琳和她的研究团队在研究引发自卑诱因时,发现一个最为典型的自卑触发点:不想要的身份。
比如:“我不想让别人认为我咄咄逼人”。那么咄咄逼人这个形容词就是一个人不想要的身份。有时外人会把这些不想要的身份强加给我们,又或者我们会强加在自己身上。这时一个人对自己的期望就会出现落空,进而引发自我怀疑和否定。
我们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价值和表现,并且会认为外界的评价比我们对自己的期望更准确。
那么在解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个问题。假设你穿上新买的衣服,美滋滋地去上班,期望得到同事的夸奖。结果,当你来到了公司,同事非但没有夸奖你,反而用怪异的眼神看你。
同事虽然没有说什么,可你却无心工作,一直在想:同事为什么用那种眼神看我,我的身材不适合穿这套衣服,还是我昨天的工作出了问题……于是越想越沮丧,开始不自信甚至贬低自己。
如何跳出这种困境呢?你可以试着找出这种想法的根源,作者说,我们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些看法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我们会如此不想要这些身份?助长这些身份的观念从何而来?
再接着上面的例子来说:当同事用怪异的眼神看我们时,触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感。这或许跟原生家庭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从小到大,父母对自己的苛刻、过高的要求和否定,以及在有了不想要的身份后,我们很少给自己留出正常人的上升空间。
又加上,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观念根深蒂固,深深地影响着后来的成长。从而引发出更多的负面评价和自卑情绪。
你看,一个人没有自信就会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作为标尺,衡量我们在生活中受欢迎的程度和自信心。
只有通过了解这些观念的来源,反思这些看法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有助于一个人慢慢梳理出自我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进而对症下药。
练习大局意识
虽然我们知道了一些引起自卑的诱因,但培养自卑复原力还需要第二步:练习大局意识来加持。它有时也被称为大局观念或大局视角。是指一个人在看待问题时,可以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这样便能看清事情全貌,不会被一时的烦扰影响心情。
就像你从放大的画面里会发现这个世界有许多和我们一样的人,有着相同的困境。我们并不是那个“唯一”,知道后,就不会沉浸在“只有我是这样的”消极想法中。
那如何培养我们的大局意识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学着转换视野把视角扩大,不再聚焦于某一个点或某一个方面。
打个比方:把自卑当作是照相机的变焦镜头。当你缩小镜头照相时,你所看到的都聚焦在一个点上,不是身材不好就是自己还有其他的缺陷,担心被人嘲笑或评判而自卑;但是,当你转换焦点,调整到宽广角时,显示出整个人时,比例自然就变得均衡和完美。
同样的,我们在职场中遇到挫折也如此。不要只盯着一时的溃败黯然神伤,而是试着站在时间轴的终点去审视问题,从这次事件中,又吸取到了什么样的宝贵建议,以后再遇到此问题,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和预防措施。
当思维转变后,你就不会再陷入“死局”。看到事情的更多面后,做出明晰的选择,也是在进一步肯定自己,底气也会在一次次历练中增强。
学会正确的表达自卑
你知道吗?准确地表达,其实就是在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并且还能寻到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让人从中获益。这就是要说的第三步。
但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并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痛苦、自卑。他们的情绪被恐惧、愤怒和沮丧所支配,所以无法描述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要不憋在心里,让自己越来越痛苦,越来越绝望;要不把这种痛苦加诸在他人身上,以释放自己快要崩溃的内心。
况且大多数人的表达能力ye 不好,因此,我们在解读自卑时还需要开发一些新的方式来描述自己的状态。
还记得昨天书中的那个故事吗?吉莉安生完孩子后身材走样,让她产生了深深地自卑。而平时吉莉安选择忽视这件让自己痛苦的事情。直到有一天,她收到一封信,要求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参加一个泳池派对,父母必须和孩子们一起游泳。
她一想到要和那些完美、苗条的妈妈站在一起时,这让她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愤怒和焦虑。情绪失控的她在家里对着孩子大喊大叫,还因为一丁点小事就对丈夫大发雷霆。
但情绪的宣泄并没有让她感到解脱,反而更加恐慌和焦虑。当她去看心理医生时,医生问她为什么她不想在朋友面前穿泳衣时,她脱口而出,她不想被朋友们瞧不起或被评判。更害怕她们会在背后议论她的身材。
在心理医生的引导下,她试着将一些自卑、焦虑的词汇与过往的经历联系起来,这时深埋在内心的隐秘感受在发生变化,一些负面情绪也在慢慢消散。原来这个问题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当她勇敢地表达了一些困扰,不再关注对身材的担忧,而是专注和家人的快乐时光。远离了一些不好的情绪,也为她建立了健康的自我认知。可见,表达痛苦也是给了我们化解自身问题的契机,并不见得是不好的行为。
唯有正视自己的脆弱,才能进一步超越那个过去的自己。当你不轻视自己,才能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总结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总结一下:
1、自卑感是一种极其痛苦的感觉,或是因我们认为自己是有缺陷的,从而不值得被他人接受和容纳的想法。
2、当我们陷入自卑时扩大视角,转换观念,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我们不再局限于只关注自己的缺点,而是开始欣赏自己长处和优点。
3、只有当我们不再被自卑感困扰,勇敢面对恐惧,解放自卑的内心,才能迈向真正的成长。
在线看完整版,到微¥信%&工……种号%【供图】&【或者搜索:gongtugongtu】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